回声 Echo|余心怡:「感受」很重要

1839摄影奖的播客栏目【回声Echo】于盛夏之际与大家再会!这档播客栏目聚焦于既往获奖者本人及其作品本身,希望持续性的关注曾经入围1839摄影奖的具有创作力的作者,希望透过他们观察青年艺术家的创作动态。第二季,我们会陆续推出五期节目。

进入研究生阶段后感觉自己的摄影学习进入到一个灰域,因此硕士第一年在阅读不同的摄影理论,学习相关的概念知识。最近在关注各式各样的视觉艺术作品,不局限于摄影,也在重新阅读艺术史,并大量读图。目前自己像是被圈住了,还未能进入到一个理想的创作状态,因此希望能让自己的注意力回到图像本身,重新进入实践的冲动里。读图的这个过程让我在不同的视觉形式中寻找共性,激活创作时直觉和本能的体验。

创作时,理性、严谨和感性很难达到平衡,尤其是在深入思考后,会考虑到方方面面,也会不断的质疑并且一遍遍的推翻自己的想法,一个项目创作到后期,初衷和一开始的构想就会被磨灭掉,但创作是在表达个人感受,我又要提醒自己,思维和想法上又不能过于局限。就像在拍摄《乌鸦少年》的时候,一开始我以为我会很自由,真正的创作过程中有太多的困难和问题,摄影是一个做选择的过程,过程让我变得很谨慎,也很局促,在找不到一个准确的点和要表达的东西时会感到无力。我的关注点一直是人和人的情感,但图像有时会限制创作者。这两年我一直思考这些问题,所以实践很缓慢,我告诉自己要自由,但事实上也会有很多局限。

这两年摄影媒介迅速变化,我对摄影的认知也在不断改变,我开始反思,观看照片的时候,照片带给我的感受。我觉得这是一种完全静止的,细微的观感,是一种可以脱离语言的叙述的凝视,不需要文字语言的堆积。这是摄影最吸引我的地方。在媒介语境飞速变化的当下,拍好一张照片是我对自己的期望和要求,在寻找到自身艺术语言的状态下,保持一个开放的态度对待其他媒介 ,回归到自己本来的线

现在想要尽量的保持自己对于图像直接的纯粹的观感,不要过于关注阐释。我希望自己创造出来的图像,具有让我的观众静止、沉思的力量。能用图像表明我的想法,这是最好的。我喜欢视觉上的艺术作品,并且很在意当你看到这个东西的时候,你的视觉感受是什么,所以影像的质感、质量对我来说很重要。

我是一个视觉化的动物,视觉于我而言有绝对的优先级。我觉得图像有时候更直接、更纯粹、更真实, 比如说街拍,是一瞬间的事情,但这一瞬间就包括了你这个人,是你选择拍摄下来的画面,是没有你的语言叙述的。不关注图像本身的时候,你是会忽略掉很多东西的。图像对我来说是很直接的感受,以电影为例,一部电影,看过之后我一定会截图,截取单帧画面,在这个画面中学习,在静止的瞬间里获得感受。观看艺术家的作品时也是如此,他们风格其实在那张图像里就已经包含了。

我喜欢作品和本人是一致的艺术家,指的不是作品的气质和个人气质,而是在思考程度上的一致。有些作品会让我觉得的很表面,这是我要避开的一点。就摄影媒介而言,创造表面的东西对于大众来说是非常简单的方式,但对于学习摄影专业的人而言,如果没有自己独特的认知和自我感受在其中,那我们和大众的区别究竟在哪里?艺术创作的立意究竟在哪,在艺术语境当中,为什么要把自己的作品称为一个艺术品?这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

全名Philippine,1940年出生于德国索林根,2009年趋势。现代舞编舞者。她在舞蹈风格中著名的德国舞蹈剧场发展上有非常重要的贡献及影响,被认为是新表现主义大师。她是位于德国乌帕塔的“乌帕塔舞蹈剧场”(Tanztheater Wuppertal Pina Bausch)的艺术总监及编舞者,创作了大量原创舞蹈作品,代表作有《穆勒咖啡馆》《春之祭》等。

作者埃莱娜·费兰特,由《我的天才女友》《新名字的故事》《离开的,留下的》和《失踪的孩子》四部情节相关的小说组成,2011年至2014年,以每年一本的频率出版。描述了两个在意大利那不勒斯穷困社区出生的女孩持续半个世纪的友谊,2018年起被改编为电视剧。

2016年10月成立于希腊的的独立出版社,致力于摄影书出版及摄影教育。由Myrto,Sylvia和João创办创立、运营。采访中提到的“饥饿与饥饿艺术家”(Hunger and Hunger Artist) 是由该杂志社创设的实验性摄影项目。

墨西哥女画家、女性主义者,以自画像著名,许多画作受到墨西哥自然及文化的影响,有时会被描述为素人艺术或民间艺术。作品中反映出许多对于认同、后殖民、性别、阶级以及墨西哥种族的问题的思考,也毫不妥协的描述女性的经验。深受墨西哥文化的影响,她经常使用明亮的热带色彩、采用了写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的风格。因下半身行动不便,一生中经过多达三十五次的手术,最终右腿膝盖以下还是必须截肢,因此弗里达在苦痛中用绘画来转移注意力,画出了许多她对于病痛的感受和想像,她的作品经常充满了隐喻、具象的表征、让观者震惊于一个女人所承受的各种痛苦。她的作品也被认为是超现实主义及魔幻现实主义。

余心怡,女,1999年生,一个想去流浪的人。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获美术学士学位(2017-2021),现于西安美术学院攻读摄影艺术研究专业型硕士学位(2021-2024)。

“1839摄影奖”是一个由个人发起的纯民间奖项,以摄影术诞生之时为名,既回溯摄影的本体属性,也强调以跨媒介的开放姿态对其延展。面向全球高校华人在校学生,旨在检验国内外高校华人学生创作和艺术训练中的认知与判断,邀请知名策展人、出版人、研究者、批评家、艺术家等组成评委会,整个评选和工作团队零报酬。评委会基于学生提交的作品进行判断,选取具有独立精神和艺术潜质的作品,以期推动和提升高校学生在创作中的独立意识和艺术表现能力;同时以专业评论、展览等方式加以推广,将全球高校正在成长中的华人学生创作近貌介绍给公众,进而推动国内外学生摄影创作的经验交流和生态互补。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