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德战争最初一周的悲剧西南和西北尚能御敌中路却被德军凿穿

1941年6月22日,德国兵分三路对苏联展开了攻击,而苏联方面对此始料未及。虽然说在战前苏联就从多个渠道获得了大量有关于德国即将进攻的情报,但是苏联方面对这些情报的重视都严重不足,直至战争爆发前一刻才从投诚的德军司务长那里知道了战争即将爆发。虽然说苏联总参谋部和国防人民委员会急忙发出了战争警报,可是局面并没有得到什么改善,德国军队迅猛的攻击将苏联边境部队打得措手不及。

当然,此时的苏联高层还是颇有信心的,认为苏军可以从容的坚守战线。然而,就在他们处于乐观状态中的时候,局面在一瞬间就恶化了,苏德战争初期的失败惨剧正在上演。

在北线战场上,德国北方集团军群和西北方面军对垒,不同于北方集团军群的精兵强将,西北方面军的战备情况和兵员素质都只能用糟糕来形容。毕竟波罗的海三国是刚刚加入苏联没多久,部队的整训都还没有完成,波罗的海三国也不是多支持苏联,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和德军面对面作战,无异于是一种自寻死路的行为。

因此,西北方面军的司令员费奥多尔·伊西多罗维奇·库兹涅佐夫上将采取的是退避三舍的策略,将部队撤往后方的防线组织抵抗。

库兹涅佐夫也不愧是苏联的一代名将,他是在战前就发现了德军异动的人之一,他的部队在战争爆发前已经以演习的名义秘密集结在边境筑垒地带之后,因此成功避开了德军在战争爆发初期狂风骤雨般的轰炸,部队利用北方多林地河流的地形特点退到了后方筑垒地带。

除此之外,库兹涅佐夫还组织了一些颇为有效的装甲反击,成功迟滞了德军的攻势。比如说第3机械化军在夏维利亚大街就成功挡住了德军的攻势。

而在南线战场上,德国南方集团军群和西南方面军对垒。西南方面军的情况和西北方面军相反,因为最初苏联总参谋部和国防人民委员会都认为乌克兰会是敌人的进攻方向,因此为守卫乌克兰的西北方面军配备了大量精锐兵力,包括数个兵强马壮的机械化军。

而与之相对的德国南方集团军群则稍显薄弱,尤其是在装甲部队数量上较为薄弱,仅有一个装甲集群可供使用,也因此在战斗中往往处于一种可以击败西北方面军部队,但却不能将其歼灭的窘境。

西北方面军能够和南方集团军群打得有来有往,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米哈伊尔·彼得洛维奇·基尔波诺斯的出色指挥,在战争爆发前他已经预感了战争会爆发,同样以演习的名义采取了战役隐蔽措施和让部分部队进入筑垒地带,这成功的让西南方面军避免了在初期被德军击败。

当然,西南方面军有许多未来的苏军名将也是一个关键,比如说第九机械化军的指挥官是罗科索夫斯基、第五集团军司令波塔波夫、第6集团军司令穆兹琴科等,有赖于这些名将的努力,西南方面军并没有在最初落得失败。

不难看出,北线和南线的苏军都在战争爆发之初站稳了脚跟,没有落得一败涂地的下场,可真正危险的则是中央方向,苏军在战争初期最大的溃败将在此地爆发。

在中央战场,也就是白俄罗斯方向是德军的主要攻击方向,冯·博克元帅指挥的中央集团军群将和苏联德米特里·格里戈利耶维奇·巴甫洛夫大将指挥的西方面军对阵。

在战争爆发前,西方面军一直被认为是苏联最好的军队之一,其指挥官巴甫洛夫大将也曾荣获苏联英雄称号,是斯大林的心腹爱将。

原本斯大林是希望巴甫洛夫能够指挥好西方面军,在可能的战争状态下阻挡德军的进攻,却没想到最先出问题的就是西方面军。

西方面军的战争准备是薄弱的,战争爆发前巴甫洛夫对于德军可能进攻的消息没有一丝戒备心理,部队更是没有做出半点准备。因此当战争爆发时西方面军就被德国人炸了个七荤八素。

在6月22日凌晨4点,西方面军迎来了德国中央集团军群的炮击和轰炸,边境筑垒地带被炮火笼罩不说,被集中在西方面军主要机场上的作战飞机也被大多被炸毁。当日边境三个方面军共被炸毁1200架作战飞机,绝大部分都是西方面军的。

换句话说,西方面军的空中力量均在地面被消灭,西方面军的空军指挥官科佩茨少将因羞愧而自杀。

按照苏军总参谋部在战前的计划,西方面军应该坚守二线防御阵地,作为一线防御阵地的比亚韦斯托克突出部则应该只留下预备兵力。可是巴甫洛夫的命令是什么呢?

他命令部队一股脑地冲进比亚韦斯托克突出部,因为他判定德军会采取中央突破的方式,将主力部队投入到比亚韦斯托克突出部。

简单形容就是,巴甫洛夫认为冯·博克会采取正面强攻的措施,遵循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术来击败西方面军,而他则计划采取顶牛战术与德军在正面激情互怼。

这完全体现出了巴甫洛夫的无知和愚蠢,因为就算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里,东线战场也是以机动战著称,靠步兵和骑兵进攻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尚且如此,第二次世界大战都已经用上装甲部队进攻了又怎么会是正面攻势呢?

冯·博克已经命令古德里安率领的第二装甲集群霍特率领的第三装甲集群从白俄罗斯的南北两翼进行迂回,意图穿插到苏军主力方形成合围。

而巴甫洛夫那道愚蠢的命令是正中冯·博克的下怀,西方面军的主力第3、第4、第10、第13集团军和全部六个机械化军一股脑地冲进比亚韦斯托克突出部。

突出部是良好的进攻阵地,但在防御时很容易被截断后路,巴甫洛夫作为一名高级将领完全无视了这一战争铁律。更要命的问题在于,他对于德军从两翼发起的攻击毫无预感,也没有任何侦察措施,甚至于他本人都不在西方面军位于明斯克的方面军司令部里了。

在下达了反击命令之后,巴甫洛夫就跑到了前线集团军。或许高级将领亲临前线是可以证明勇气,但在如此混乱的战局下离开方面军司令部,等于是巴甫洛夫直接放弃了对战场局势的把握,这实在是一个不明智的选择。

此后的情况更加恶劣起来,德国中央集团军群的两个装甲集群在比亚韦斯托克突出部迅速形成了一个合围圈,且德军步兵部队也迅速赶到巩固了包围圈。而德军的两个装甲集群却没有停下脚步,直向明斯克方向冲去。

需要注意的是,明斯克方向已经没有任何防御兵力,因为西方面军的四个集团军和全部六个机械化军都已经陷入了德军的包围圈中,巴甫洛夫因为身处第13集团军的司令部,所以也不能在通讯情况十分恶劣的情况下,对整个方面军进行调整。

毫无疑问,西方面军彻底失败了,他们既不能阻止德军的推进,也不能打击德军部队,莫斯科方面甚至是没法联系上巴甫洛夫。

斯大林只能在6月23日派出库利克元帅作为大本营代表,前往西方面军试图寻找已经失去联系的巴甫洛夫。

但很不幸的是,库利克并不知道西方面军的战况已经如此危急,他的飞机刚进入战区就被德军击落,他本人虽然侥幸逃生,却也失去了和莫斯科的联络。

库利克失去了消息,斯大林悲观地认为库利克已经被德军抓住或是杀死了,只能在6月25日又派朱可夫前往明斯克。朱可夫在明斯克自然找不到巴甫洛夫,但却发现西方面军已经身陷重围之中,为今之计只能是让西方面军尽快突围。

在经过了斯大林的批准之后,朱可夫拟定了撤退命令,而巴甫洛夫则是在6月27日反应过来,然后也下达了一份撤退命令,接着就自己坐上飞机先一步逃亡了。

巴甫洛夫的失败仅仅在一周之内就出现了,整个西方面军只能在没有统一指挥的情况下分散突围,大部分都没能逃过德军的追击。库利克作为少数的幸运儿,在与第10集团军会合后,成功指挥部队冲过了德军的包围圈并渡过了第聂伯河。

而德军在消灭了西方面军的主力部队之后,在7月初就饮马第聂伯河,壮志踌躇地开始对斯摩棱斯克发动攻击。这座城市在俄国历史上一向是莫斯科的重要屏障,它遭到攻击就意味着莫斯科有被攻击的风险。

一周,仅仅一周,西方面军就输得一败涂地,而西方面军友邻的两个方面军受其影响也不得不后退,因为他们的侧翼已经暴露在了德军面前。他们不得不放弃防御战的胜利,向后方纵深地带退却,这意味着德国南方集团军群和北方集团军群可以顺势追杀他们,一路跟进苏联的纵深地区。现在,一切都已经无从挽回了,西方面军的失败引发了可怕的连锁反应,而接下来的战斗只会更加艰苦和残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10元盒饭姐”走红后因人多被迫停业两次,称不知道啥叫流量,顾客:付十块钱支持她比点个红心更直接

一起银行股权拍卖背后,涉4年前非法集资大案,700亿金诚集团“轰然倒塌”始末

美媒称王毅月底将访美 此前布林肯表态:希望延续对线诺贝尔文学奖揭晓 中国女作家残雪已连续陪跑3年

美媒称王毅月底将访美 此前布林肯表态:希望延续对线诺贝尔文学奖揭晓 中国女作家残雪已连续陪跑3年

约7.5万名医护人员参与!美国史上最大规模医疗罢工上演,涉事集团曾被奥巴马视为榜样

儿子参加父母的婚礼成为主角,婆婆开心地用盆接住大孙子,终于有孩子赶上爸爸妈妈的婚礼了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