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里森终于说上话了

莫里森的发言出现“技术”故障,话筒一度没有声音,在主办方的提示后才恢复声音。

此前,澳洲曾经承诺,在2030年前减排26%至28%,回到2005年的水平,但这被美国、英国等国家认为是“缺乏决心”的。

且有数据显示,自1910年以来,澳洲的平均气温上升了1.4摄氏度。近些年来,极端气候频发。

以澳洲统计局2018年的数据显示,澳洲能源与矿业占GDP约 12%,具有自然资源优势,矿产和燃料商品出口在全球,尤其是亚太地区能源供需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在煤炭行业,澳洲是全球第三大产煤国。由于质量上乘,伴随着主要煤矿的开采,煤业已然成为澳洲重要支柱产业,并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

2017年,时任财长的莫里森曾在议会挥舞着一块拳头大小的煤炭,冲着反对党议员高喊:“别害怕,它不会伤害你,它叫煤炭。”

2012年,澳洲政府通过了新的碳税法案,建立了CO2 排放税的制度体系。

然而,2014年,澳大利亚废除该碳税法案,以缓解中小企业的压力和国内的通货膨胀。

2019年大选时,时任工党领袖的肖顿也打气候牌,承诺到2030年碳排放在2005年基础上减少45%,再生能源占总能源供给达到50%的目标。

但肖顿当时的气候政策更多的是一种拉选票的表态,没有多少实质性措施,在制定碳排放价格和设立碳排放市场等关键问题上语焉不详。

与此同时,工党对开发煤矿和煤电项目不支持的态度,也得罪了澳洲矿业相关工会,工人和矿区当地民众。

这个诱因也使得在2019年大选时,很多传统的工党选区,很多一辈子的工党选民倒戈投票给自由党。

工党大选失败后,肖顿下台,阿尔巴尼斯接任工党领袖,工党就表态放弃大选中提出的2030年减排目标。

莫里森宣布了一项新能源计划,投资5.4亿澳元,用于发展氢、碳捕获与封存(CCS)技术。

莫里森表示,低排放技术的商业化”是澳洲实现零排放和实现气候变化目标的关键。

他还敲定了政府的长期减排战略,包括在澳洲边远地区建立另外4个清洁氢中心,发展碳捕获与封存技术和项目,并减少澳洲的排放足迹。

与此同时,针对工党阿尔巴尼斯在近日的演讲中也提出“清洁能源工作革命”倡议。

阿尔巴尼斯声称在2050年实现零排放目标的情况下,澳洲仍然可以开采和出口动力煤,他认为当前没有必要制定碳排放价格。

然而,气候问题不仅仅牵涉到能源、矿业行业,还正在影响澳洲新能源布局以及消费升级。

澳洲市场对新能源车的消极态度让全世界的汽车厂商很是绝望。车企们常常拖延,或者干脆取消在澳洲市场的新能源车发布活动,然后把注意力转向有政府补贴的市场。

在莫里森2020年发布的《技术投资路线图》中,有关机构对动力电池、混合动力车和电动车等新能源行业只是模糊地提了一句“需要观望”。

而在最近一份关于未来能源战略的研究材料中,莫里森又指出,新科技似乎确实可以为减排做贡献,但政府补贴(利用新科技发展新能源)意义不大。

大众汽车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澳大利亚)政府似乎对零排放的新能源车漠不关心,甚至还要提一些反对意见,政府对待新能源车的态度“在一些方面与某些第三世界国家相当”。

而另一家车企日产汽车干脆选择直接跳过澳大利亚市场,在一份声明中,日产抱怨澳大利亚“既没有长期明确的国家战略,也没有中短期的新能源扶持政策”。

财长时期的莫里森更是在曾在公开场合表示,新能源车“会让我们的周末变得索然无味”。因为新能源车动力不足,无法拖曳澳洲人度假必备的房车车厢和小型游艇。

并非如此,从数据来看,在交通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量占到了澳大利亚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8%。

放眼全行业,截至2020年底,澳大利亚市场上大约有50款电动车,只有极少数车型的价格低于同类燃油车型。

而鉴于澳洲人口分布的特点,除东南部外,澳洲其他区域的新能源车和充电桩屈指可数。

在保护、创造新能源就业机会和关键产业与提供负担得起的可靠电力之间找到平衡。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